竹泓木船于2008年正式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清朝末年至近代,是竹泓木船制作的成熟、兴盛期,全镇有造船作坊二十多户,以周、郑、陈、王、冯、崔、李等几大姓为主,所造木船用途已拓展至交通、商业、邮运等领域,并建立了专门行业组织“森福会”,从事纯手工生产农用、渔用、商用及其它特殊用途的木船。*前,县境内有帮船100余艘,货运木船1500多艘,用于农业生产及渔业捕捞的大小木船更是不计其数。 上个世纪八、九十年代以来,竹泓的工匠们在传承这项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创新,技艺更加精良,并有了新的发展。一些工匠还把这项工艺延伸至制造水泥船、钢质船、玻璃船生产上,并取得较好发展,其中该镇的玻璃钢厂已成为国家交通部船舶生产**企业。 目前,全镇专业从事木船生产的木工匠人不足70人,50余户,年产各类小木船近4000条。